欢迎进入灶王爷平台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秋实快讯

人类“玩火”,是从吃一顿烧烤开始的

2019/11/7 14:38:15 人评论

人类“玩火”,是从吃一顿烧烤开始的

在吃货的眼里,没有什么事比搓一顿小烧烤更幸福了。如果不够,那就两顿。

人类在100万年前就学会了用火,但那时候火的主要功能就是烧烤食物和抵御野兽。烧烤这种烹饪方法,或许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

原始人用火烧制陶器,后来人们用火冶炼青铜,制造兵器;到了近代,因为煤炭燃烧,便有了蒸汽机和蒸汽机车;再后来,石油的燃烧,便诞生了轮船、飞机、火箭……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是从征服火开始的。似乎,“玩火”就是一部人类进化史。从火堆到火坑,从火坑到灶头,从灶头到高楼住宅的厨房,火,依然是人们离不开的一个核心要素。


微信图片_20191106163427.jpg

火,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其实,火种在自然界是存在的,比如雷电。但那时的人类还没有学会保存火种。 

人类最开始“玩火”,恐怕是这样的:

大约在10000年以前,在今河南商丘的一片原始森林里,燧明国某个部落的人正在用石器猎杀野兽,石器与石器碰撞产生了火花。燧人氏想,如果自己能够生火的话,那就太方便了,不仅可以搞野炊、吃烧烤,野兽也不敢入侵山洞了。于是,他们用石击石的方法引燃火绒……  但麻烦来了,一场大雨就把火浇灭了。石击石生火的方法“太难了”,还有别的生火办法吗?

一天,燧人氏偶然看到另一个现象:一只飞鸟在一块干松树上找虫子吃,啄木取虫,久了会有烟雾火花产生。燧人氏大喜,于是折两根燧木相钻,果然可以引燃火绒。当晚,他和族人们又搓了一顿“小烧烤”,熟食确实比“刺身”更美味。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方法,在各个部落广为流传,人类的寿命也因此得到成倍的提升,后人尊奉他为“三皇之首”。燧人氏做梦都没有想到,吃顿烧烤把自己吃成了一个“神”。

微信图片_20191106163438.jpg

河姆渡人“玩火”,把生米煮成了熟饭

考古研究发现,从距今二百万年的巫山人到距今六七十万年的蓝田人和北京周口店人,都找到了人类“玩火”的痕迹,他们用火来照明、取暖、防御野兽、烧烤食物…

烧烤虽然好吃,烹饪也很简单,一个火堆就能搞定,但每天只吃烧烤怎么能满足吃货的胃?再说,天天吃烧烤也腻啊。

“吃货”的想象力,再一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用器皿来加热食物味道会怎么样?

在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考古人员还挖掘出了船埠、纺线用的陶纺轮、残留在陶釜底部的“锅巴”、满坑存储的橡子等。显然,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河姆渡人,学会了用贝壳和陶器来煮饭。也就是说,河姆渡先民们早已吃上了米饭。 

 

水煮,成了继烧烤之后人类文化中的最主流的烹饪方法,并延续至今。

微信图片_20191106163442.jpg

这样“玩火”,是对厨房最起码的尊重

从蛮荒到文明,人类探索出了煎、炸、炒、蒸、烤、煮、煲、焗、炖等不同的烹饪方法,并有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南方人喜欢煲汤,北方人喜欢爆炒,不同的烹饪方式,对火的要求也天差地别。

传统炉灶燃烧不充分耗气量高、噪音大、废气排放量大、炉膛温度偏低,出菜慢,即无法应对高峰期客流量,对于环境污染也成为一大难题。

“吃货”的精神终究还是伟大而不可小觑的,如何选择炉灶来兼顾厨房以及市场的不同需求?

山东新泰秋实节能科技对火的理解从原理级探索到应用层创新,可谓达到了极致,短短10年成为中国商用厨具领军企业。

初入秋实,那时生产的猛火灶,工序复杂,电子元件使用寿命短,维修频繁,月产量偏低。通过对产品的分析和调整,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终于,燧智微耗灶以50%-80%的燃气节能率、厨房温度降低10-15℃、运行噪音降低约50%以上、毒害气体排放率降低80%以上、炉膛温度高达1300℃,火力猛出菜快的优势隆重上市,并且迅速占领市场。

3.jpg

2009年到2019年,十年来,从默默无闻,升级到后来拥有全国600余座城市代理商。在此期间,我们不断推出改进型和创新型产品,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